(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也是环境治理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在日前举行的“2022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处长施敏说,在“双碳”目标下,探索杭州湾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路径,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减污降碳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2022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杭州湾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城市和港口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直播观看人次超过2.7万。

近年来,杭州湾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杭州湾地区二氧化硫稳定在低浓度水平;PM2.5浓度有明显下降,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投入相比,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臭氧浓度总体波动上升。“臭氧和二氧化氮协同治理是困扰杭州湾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挑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说。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修光利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而杭州湾石化化工产业集聚,VOCs排放占长三角区域石化化工行业排放的43%,并存在明显的跨省界传输影响。

“石化化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抓好石化行业的无组织排放至关重要。”修光利说。

港口和船舶是杭州湾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在介绍发达国家港口减污降碳实践时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把港口视为物流链上的节点,来强调整个运输系统的减污降碳,同时,制定适当的减排目标也尤为重要。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已逐渐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其中,城市层面的碳监测是一项重要内容。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项目主任万薇说:“了解全球主要城市碳监测示范项目的现状,对于我国城市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京津冀城市群碳监测网络首次在中国建立起国际前沿的城市群天、空、地大气二氧化碳综合观测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