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董彬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12日)发布7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和3.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是指主要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等货币的指标,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随着财政支出稳增长力度加大,有助于流动性改善。

此外,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1-7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4.35万亿元,同比多增5150亿元。专家表示,7月以来基建重大项目正加速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配套融资成为信贷增长的重要贡献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下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各项稳增长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

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张跃文: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目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保持了合理的增长速度;二是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而且处在历史低位;三是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支持了扩大有效投资。

专家表示,随着各项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未来信贷结构有望呈现积极改善迹象,继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张跃文:国家陆续启动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费有望企稳回升;另外,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企业预期逐步转向稳定,投资的关键性作用会进一步发挥。内需的根本改善,将为金融服务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