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褚浩元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8月3日,新疆油田边探井“智能间抽+离网式光伏发电”技术现场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油田在零碳采油模式探索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新疆油田共有无电边探井数百口,因采用电网供电存在投资费用高、关井后电力设备浪费严重等问题,此前以间歇自喷生产为主,部分井采用柴油机发电+机抽方式生产。随着地层能量持续减弱,自喷井平均日产液量低于1.5吨,而柴油机发电生产运行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为挖掘边探井生产潜力,提高开发效益,在新疆油田公司组织协调下,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相关采油厂周密部署、精心谋划,提出了“智能间抽”与“离网式光伏发电”融合应用的技术方向,共同制定了试验方案。智能间抽技术可通过自动识别油井动液面变化制定合理开关井制度,结合光伏智能直驱技术将发电量“电尽其用”,在满足智能间抽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同时,实现智能运行与光伏用电的一体化控制,确保了油井产量和效益优先。

新疆油田边探井“智能间抽+离网式光伏发电”技术试验现场。高迎春 摄

该技术首次实现了新能源供电与智能化采油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目前油田现场应用的单一光伏供电相比,降低了光伏总容量与储能需求,投资成本降低60%以上,为边探井提产提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经过测算,首口运行的玛湖14井采用“智能间抽+离网式光伏发电”技术后,年发电19.4万度、减少碳排放193吨、年增油400吨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3.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配套的抽油机小幅度激励摆动、启停语音报警、数据远传等功能,也解决了人工启停、定时巡检管理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大、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使生产一线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创新的开发模式为新能源高效开发战略提供了新的引擎,实现了油井生产从“低碳”到“零碳”的跨越。

下一步,科研人员将制定边远井智能间抽融合离网式光伏发电生产技术应用规范,指导该技术在现场低成本、标准化、规模化应用,以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