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7月29日,“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定于8月17日至20日在深圳举办。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旨在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强化新技术、新技能引领作用,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扎实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营收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每万名工人246台,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应用领域覆盖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

作为典型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调试和维护都具有一定门槛,掌握这些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工业机器人大赛正是发现和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渠道。

他表示,本次大赛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集成电路EDA开发应用、工业大数据算法三个赛项。大赛结合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作出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了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知识的考核,引入了七轴协作机器人、三维视觉等方面的考题;增加了机器人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的考核,突出人机协作、机机协作以及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处理能力;强化绿色低碳指标考核,通过对设备耗能数据的采集分析,考核选手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水平;强调安全操作规范考核,包括相关仪表、工具及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等等。自大赛启动以来,全国24个省(区、市)举办了选拔赛,28个省(区、市)、24家央企选派870名选手参加决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介绍,本次大赛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赛项设计“专”。大赛设置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集成电路EDA开发应用、工业大数据算法等三个赛项,都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专业领域,力求通过专业化赛项来考核选拔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二是竞赛内容“精”。竞赛题目精准对接工业机器人设计、安装、调试、操控,EDA开发应用以及数控机床精度优化等生产实际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来设置,力求精确考察识别选手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三是信息水平“高”。大赛综合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大赛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也充分体现了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特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