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扬

近日,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马尔莫拉达山的一座高山冰川发生崩塌,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另多人受伤和失踪。发生这一惨剧的背后,是意大利正在遭受长时间的高温热浪天气。


(相关资料图)

有专家表示,高温天气加上低于平均水平的冬季降雪,可能是引发这一事件的因素之一,而气候变化将使高温、降雪这些不稳定因素更加普遍和频繁地出现。

雪崩之后留下的大坑 (图片来源:美联社)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气候变化和冰川的教授布赖恩·梅努诺斯说:“气候变化正在助推更高的温度,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冰雪融化。冰川会直接对气候变暖这种长期变化作出反应。”

目前除了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脉外,世界各地的冰川都在变小。

阿尔卑斯山脉已成热浪易发地

本次事件中的马尔莫拉达冰川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中的多洛米蒂山脉,这是意大利东北部一系列陡峭而引人注目的山峰,被称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后花园,而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已经因全球气候变化而改变。

根据欧洲气候建模小组哥白尼的数据,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阿尔卑斯山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联合国已将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地中海盆地确定为容易发生热浪的气候变化地点。

意大利政府的国家研究委员会表示,马尔莫拉达冰川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缩小,并可能在25到30年内消失。

雪崩之后留下的大坑( 图片来源:美联社)

在本次发生雪崩之前,冰川地区的白天温度约为10摄氏度,通常不会达到冰点。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托拜厄斯·博尔奇长期研究冰川,他表示,高海拔地区长时间的炎热天气造成了这一特殊情况。

除了炎热,意大利去年冬天的降雪量也低于正常水平。博尔奇介绍,冰川需要寒冷的天气和降雪才能生长,当降雪量少时,冰就会暴露出来,杂质会聚集在冰川表面,使表面颜色变深,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额外的热量使冰雪融化得更快,最终冰会破裂并导致雪崩。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气候变化的罗伯塔·帕拉努齐奥表示,就本次雪崩而言,气温变化导致的冰雪融化是罪魁祸首。他说:“冰和雪对温度升高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我们预计未来此类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会增加。”

珠穆朗玛峰也开始融化

世界著名的冰雪世界中,喜马拉雅山脉也是人们经常光顾的一处。而由于气候变暖,也导致珠穆朗玛峰这座世界最高峰开始融化。

据BBC在6月17日的报道称,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尼泊尔当局正准备降低其在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的高度。从2024年开始,他们将把目前位于海拔5364米的山坡营地撤离到更低的地方,预计比现在低200米至400米。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该地区的冰川正在迅速消融。研究人员斯科特·沃森表示,虽然大部分冰川都被岩石所覆盖,但依然会有裸露的冰块暴露出来,这样的地方被称作冰崖。斯科特说:“当冰崖融化时,冰崖顶部的岩石会掉落。而近来,我们看到冰川表面的岩石坠落频率和冰雪融化速度正在增加,这可能会对登山者造成危险。”

一年前出现在大本营旁边的湖 ( 图片来源:BBC)

而由于气候变暖,冰雪消融,在尼泊尔大本营旁还形成了一个小型湖泊。

此外,冰川出现裂缝的频率也在变快。来自尼泊尔的登山者科·基肖尔表示:“我们宿营早上起来的时候会发现,昨晚睡觉的地方出现裂缝,这是件让人后怕的事情。”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第三大冰川所在地,冰储量仅次于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因此经常被称为“第三极”。

利兹大学地理学院副院长卡里·维克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现在喜马拉雅冰川的冰层流失速度至少比过去几个世纪的平均速度高十倍。”

南极出现冰架坍塌

今年3月15日左右,位于南极洲东部的康格冰架崩塌,其面积相当于一个纽约那么大,包括《卫报》、美联社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公开资料显示,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冰架有大有小,大的冰架可达数万平方公里。两极地区是冰架最为集中的地区,崩解后的冰架成为冰山。

报道称,康格冰架的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和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面积差不多。康格冰架所在的地区长期以来都被视作是“相对稳定”的区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

但冰架崩塌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南极洲东部异常升温,位于南极冰穹的研究基地康宏站记录的最高温度达零下11.8摄氏度,较常年平均气温高了40摄氏度。

美国航天局提供的卫星图像 (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国航天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凯瑟琳·沃克博士指出,此次康格冰架的坍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寒冷地区出现冰架坍塌。

沃克博士认为,尽管康格冰架相对较小,其坍塌或许不会立即造成巨大影响,但这很可能是一个“预告”,暗示着“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澳大利亚南极科学卓越中心的负责人马特·金表示,幸运的是,康格冰架后面的冰川较小,所以对“海平面的影响也比较小”,但随着“气候变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冰架出现坍塌,如果是非常大的冰架,那足以推高全球海平面,后果将会极其严重”。

40多年间北极海冰融化了四成

在2021年7月3日,BBC就有报道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不断融化,自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的覆盖范围已缩小了40%。

北极海冰是指北极地区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冰岛等。北极海冰在控制地球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个“天然恒温器”,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2020年9月15日测量的北极海冰范围,是当年的最低值 (图片来源:CNN)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极海冰正在以每10年缩小13.1%的速度缩减。2020年7月和10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仅有370多万平方公里,创下1979年观测纪录以来的新低。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北极海冰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

北极海冰的融化将对该地区的主要洋流“波弗特环流”产生影响。

“波弗特环流”能从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流中收集淡水,防止海冰融化。由于海冰融化,淡水含量上升,如果“波弗特环流”将多余的淡水释放到北大西洋中,环流的强度很可能会改变。这将对整个西半球,尤其是西欧的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系统。

此外,北极海冰的消融,不仅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还会使北极熊觅食困难,最终恐灭绝。

据BBC报道,由于海冰变薄,北极熊的体重超出了冰面的承载力,它们只能游到比以往更远的地方去猎食海豹。这样不仅会造成北极熊觅食困难,还会迫使它们踏入人类居住区以寻求食物。

早在2007年,央视新闻就曾报道,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2/3的北极熊死亡,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北极海冰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而逐渐消融。

而且北极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极大。食物链中的北极熊灭亡,很可能引发整个北极生态圈的巨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