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沐铁城 田晓航 顾天成
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2017年以来零病例,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2021年,中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专家认为,消除疟疾不是“抗疟终点”,外防输入的“弦”不能松,要为实现“无疟世界”持续贡献中国经验。
输入性病例成防控重点 疟疾传播媒介依然存在
“疟疾消除并不等于消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所长周晓农直言,要做好内防本土再发生、外防输入再传播,才能巩固我国来之不易的消除疟疾成果。
周晓农表示,我国已连续多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但仍然面临输入性疟疾的挑战,输入性病例成为防疟主要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因为有相关入境封控措施,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前几年的每年2600例以上下降至不到1000例。”周晓农说,但防控疟疾的“弦”不能松,要大力防治输入性疟疾,绝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输入性病例的潜在风险,作为间日疟、恶性疟传播媒介的按蚊也并未完全解决,杀虫剂也会面临耐药性等问题,农村地区的防蚊灭蚊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介绍,按蚊等传播媒介并未消除,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继发传播的风险一直存在。因此仍然要高度重视,保持相关经费和人员投入,加强疟疾疫区和口岸的防控力量,专业人员应当对疟疾保持敏感性,前往疟疾疫区人群则要格外保持警惕并掌握相关防控知识。
这是透过放大镜拍摄的按蚊标本。(沈果 摄)
全球疟疾形势严峻 中国持续推进“无疟世界”
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风险犹存,这与世界范围内疟疾形势不无关系。部分国家逐步实现了消除疟疾,但仍有部分国家疟疾患者持续发病,且一直未得到明显缓解。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估计有2.41亿疟疾病例,62.7万人死于疟疾。此外,非洲是全球疟疾最为严重的地区,全球超九成的疟疾病例及死亡病例都发生在非洲地区。
周晓农表示,我们应该加快总结中国疟疾防治与消除经验,给其他国家抗疟计划提供参考。
在中国等国合作开展的坦桑尼亚试点项目中,我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规范与世界卫生组织T3倡议(检测、治疗和追踪)相结合,设计出适用当地以社区为基础的“1-7”疟疾监测响应模式,即在发现病例1天内进行社区筛检、患者药物治疗以及数据分析,7天内对高流行社区快速处置(筛检、健康教育、防蚊灭蚊),并进行人群药物普治。
“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原来每家每户都有病例,短短几年时间许多人家里实现了零病例。”周晓农说。
据悉,坦桑尼亚一期试点项目进行后,干预地区疟疾患病率在高发病社区下降85.4%,低发病社区下降70.1%;二期示范项目的初步结果显示,前期干预地区疟疾患病率进一步下降60%左右。
目前,这一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公开发表,“1-3-7”工作规范也已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文件向其他国家推广。
深耕抗疟药物创新研发 也要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
“尽管过去20年全球在消除疟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疟疾新发病例数量的降低幅度正在放缓,全球亟须在加速推广现有有效工具的同时,研发更加有效的抗疟药物和工具并创新防控模式。”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疟疾的推荐方案,而青蒿素的制备仍靠天然提取。为确保有药可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将青蒿素资源作为研究重点方向之一。我国科研人员对青蒿品种进行改良,已经能够让青蒿素含量达到2%左右。
盖茨基金会也正在支持中国企业生产的青蒿素类药物进一步提升质量,支持中国科研机构开展青蒿素生物合成优化项目,进一步降低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的成本并增加其供应。
这是广西融安一家青蒿素提炼加工企业培育的青蒿苗。(崔博文 摄)
除了药物的研发创新,中国专业队伍的身影也出现在非洲大地上。中国不仅送医送药、援建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而且还为受援国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打造“永远不走的队伍”。
在科摩罗,中国援建的中科疟疾防治中心和莫埃利岛抗疟分中心均运行良好,并已在当地培训4000余名掌握疟疾防治知识的医疗卫生人员。
不仅是科摩罗,越来越多国家借鉴“中国经验”防治疟疾。中国对全球抗疟的援助已然是覆盖资金、产品、理念、人才等方面的多层次综合援助。
“援非是双赢,既有利于全世界范围内控制和消除疟疾,也有利于保持国内人员的专业水平。”周晓农表示,消除疟疾不是抗疟终点。中国会继续分享成功经验,为共同构建无疟世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