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陈汝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传承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乡村振兴激发产业活力、注入文化动力、凝聚发展合力,有助于乡村发展的有序推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庞永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访者供图

庞永辉介绍,曲阳县自秦代置县以来,积淀了丰富厚重、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曲阳县充分发挥非遗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扶志、扶智”作用,通过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本地创业,大力培育“非遗+扶贫”产业新业态,使“曲阳非遗”从代代相传的“指尖技艺”,成功转变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曲阳县设立非遗工坊200多个,创建非遗产品品牌150多个,产业覆盖73个村的2895户贫困户,开展线上线下技能培训6000多人次,带动就业8000多人,通过参加非遗宣传展销活动,以及网上销售和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总额20多亿元。通过“曲阳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传播普及,已呈现出非遗产业“小镇化”的独有特点和发展态势。

在促进非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非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庞永辉建议,把曲阳县打造成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国家级示范县”,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研究制定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激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国家雕塑行业环保标准制定,完善雕塑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及价格评估体系,助力非遗企业做大做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财政部门、金融机构能为非遗行业相关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等金融支持,探索“曲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试点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多平台、多形式宣传曲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