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娄健雄 贾铁军

2月17日17时40分,全列使用C70E-A车型货车、编组55辆、满载2744吨焦炭的86002次列车从七台河站驶出,奔赴辽宁省灵山站。这是七台河站使用该型号焦炭循环专列的第3次出发。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步伐加快,铁路煤炭运量受到严重冲击。与此同时,“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的煤化工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产能明显提升。目前,七台河站管内有大中型煤化工企业8家,2021年发运焦炭446.6万吨,占全站货物发运总量的48.6%,焦炭运输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如何吸引更多焦炭货源,实现以焦炭弥补煤炭货源减少目标,成为这个站破解运量瓶颈的关键一招。

焦炭属于轻浮货物,一直按实重计算费用,只有提高单车净载重,才能增加运输收益。通过前期充分的市场调研评估,他们发现,焦炭发货企业虽零散,但到达站大多集中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老边、瓢儿屯、草市等方向。为了压缩运输时限,该站提出“化零为整”,开行统一到站的焦炭直达专列思路。

他们的想法得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为配合专列开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调配了车厢高于常规C70型货车300毫米的C70E-A型货车400余辆,组成循环车组,不仅保证专列高质量开行,同时单车净载重增加5吨左右。

使用C70E-A型货车后,一辆车可多装5吨焦炭,货物运到时限压缩近一半,每吨货物减少二次装卸等费用60元。以全列55辆计算,一列车就增加运力270多吨。

今年2月6日、8日两天,七台河站分别开行了33辆成组、56辆成列到站为草市和老边的焦炭专列。通过汇总运到时效以及卸车站反馈情况,专列运输比以往分散编组方式快了一倍,大幅压缩运到时限,成组、成列试验运行成功,“快跑”变成现实。

为提升运输效率,该站还在持续优化取送车作业环节基础上,研发“焦炭仓下装车”模式,企业生产的焦炭直接由储货仓灌装到敞车内,无需落地,不仅每吨可降低焦炭碎粉率,还可节省二次装卸作业所需的人工、机械、损耗等费用近60元,加上即将以客车化模式开行焦炭货物班列的特大利好,宝泰隆、隆鹏、吉伟等多家煤化工企业纷纷表达合作意向。

(哈铁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