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资料图)
关注我们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承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房综合楼改扩建工程顺利交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房综合楼改扩建工程为大型专业公共医疗建筑,是华山医院百十年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开工,期间荣获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优质结构、金钢奖等荣誉。项目建成后,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提供了科研、实验、教学、行政办公、智能停车等功能服务,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民生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顺逆有道”,有效保护周边环境
工程主楼基坑开挖深度16.6m,下沉花园基坑开挖12.05m。考虑到基坑紧贴医院6号楼,且距离周边居民小区仅6.8m,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十分严格,所以主楼采用逆作法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工期。不仅如此,工程中还采用了顺逆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以往针对一幢单体的上下同步顺逆施工不同的是,此次工程施工是紧贴的南北两个区域进行顺逆结合施工,即南区病房综合楼区域采用逆作法施工,北区下沉花园区域采用顺作法施工。鉴于顺逆区应力变化复杂,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采用分区分块开挖,随挖随浇,加强监测,使应力分布均匀。
在逆作法“一柱一桩”施工时,项目团队还结合项目实际,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竖向支撑柱孔下机械调垂装置及方法》。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以《微创技术在中心城区医院院内零空间环境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为课题开展研究,发表了《城市中心区域复杂环境下顺逆结合工程施工技术》论文,充分应用技术手段,保证了周边建筑的安全和工程建设的推进。
“无缝贴建”,新老楼顺利连接
本次的新建工程与医院老楼6号楼相连。在新老楼连接过程中,原设计方案未能考虑到对老楼日常使用的影响。为保证新旧楼各连接点无层高差,在结构施工阶段,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牵头深化设计方案,在深化方案时严格控制结构标高,减小施工造成的层高误差。
新老楼连通道
由于贴建的新病房综合楼需按照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标准与老楼之间设置防震缝,为满足中震不相碰的要求,项目部还在抗震缝设置同时考虑中震和差异沉降。考虑到后期医院使用,抗震缝上采用滑动钢盖板,用于应对后期建筑物沉降,并增加墙面和顶面连接做法,得到了业主和设计的充分认可。
最终,通过项目部前期数字模型反复推算以及施工过程中三道控制严格把关,使新旧楼之间几乎不存在层高差。
“六大融合”,BIM技术充分运用
工程施工中,项目团队不断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出成套的解决方案。充分运用BIM技术,通过仿真模拟,提前展示最新设计效果,还原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做到新旧楼建筑装饰匹配、新旧楼建筑结构搭接、新建与原有管线的搭接、下沉花园景观过渡、新旧医疗流线的对接、智能车库与交通的结合等六大融合,使得项目建成后,新、老楼风格以及周边环境相统一。
上部结构施工BIM图
大底板施工完成BIM图
下沉花园BIM图
由于老楼建设年代久远,老楼施工图纸、管线图纸能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与现场实际有较大差别,这让新旧楼建筑管线互通也成为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项目部先逐层进行人工排摸,同时积极与院方沟通协调,统计各楼层原有管线情况,并合理安排工序。项目部还积极与院方交流,了解医护人员需求与建议,运用BIM技术进行第一人称视角仿真漫游,直观展示医疗流线,及时对布局方案进行调整。
BIM仿真漫游图
在施工中,项目部还发现十层新老楼连接通道尤为特殊,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挑战,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十层无需与老楼连通,新老楼间存在50cm的高差。然而在十层功能调整为ICU后,与老楼间需设置连接通道,这50cm高差变得十分棘手。经过多次BIM模拟,三次优化施工方案,最终确定采用两段式坡道,解决了新老楼间高差问题。项目部还在病房综合楼西侧设置入口广场,同时新建车道通过建筑北侧底层架空区域与院区内原有车位结合,缓解了院区内的停车难,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出入更加方便。
架空区域行车道
近年来,二建集团依托优质的服务、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团队,承建了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综合楼、胸科医院科教综合楼等医疗改建工程,为同类型医院改扩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满足了医院在正常运营状态下建筑拓建、功能拓展的需求,改善了城市医疗环境,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
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综合楼
胸科医院科教综合楼
END往 期 回 顾 新刊 资质 获奖 会费 视界 关注我们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土木科技期刊 / 土木视界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或出处,本号文章来源于网络,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进行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对原作者进行感谢。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
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和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