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5月20日,北京首场“无痕徒步 生态共生”自然友好型徒步活动,在延庆松山林场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步举行。目的是让大家在运动健身、畅享山林美景的同时,通过现场互动活动和科普讲解,了解自然无痕、共治共享文明理念。


(资料图片)

启动现场 活动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徒步作为一种旅行成本低、强度适宜、释放压力的健康运动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是,随之而来的,游客发生迷路、受伤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森林火灾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被破坏的风险也在增加。

对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正在扎实开展对山区生态林保护管理基本情况、徒步爱好者相关情况的调研,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诉求,分析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徒步活动存在的多维度问题,并通过对北京市浅山步道基础设施、运维及安全措施等现状进行调查梳理,总结山区生态林保护管理发展趋势,提出服务好徒步爱好者群体,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林区共建、共享、共治的切实可行建议。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通过调研、走访等措施,收集市民对利用园林绿化资源开展自然友好型徒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为实现林区共治共享探索新路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刘春莹介绍,今后还将举办以“徒步与自然友好型林区共治”为主题的论坛,邀请徒步爱好者代表、自然保护先驱组织、高校专家等,共同为提高林区治理能力建言献策,相关政策建议将应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廊道联通、绿道及森林步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中。

“无痕徒步 生态共生”自然友好型徒步活动现场。 活动主办方供图

截至2022年,北京市公园总数达到105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3平方米,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1365公里,国家级森林步道总长度超过100公里,市区级森林步道正在加快推进中。

“这些绿色通道将沿途的公园和林区等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串联,为市民休闲游憩创造了便利。”刘春莹称,今年还将先期启动北京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网络信号覆盖提升工作,此项工作将极大改善本市48家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游览区域信号盲区问题,大力提升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质量,进一步解决游客在山林中实时与外界通讯、游览体验分享、紧急求助等问题,提升游玩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启动仪式上,还为26位徒步爱好者代表颁发了“生态行者”聘书,作为资深徒步爱好者的代表,邀请他们带队实地踏查北京的森林步道和经典徒步线路,普及保护生态和自然友好型林区共治理念,同时收集和反馈参与者对开展自然友好型徒步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政府和广大“驴友”沟通的桥梁。

另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牵头开发的“自然北京•发现”微信小程序正式对外发布。徒步爱好者可以通过小程序,及时向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沟通咨询、提出建议等内容。

北京市园林绿化大数据中心主任胡永告诉记者,小程序试运行至今,已经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00多条。未来,小程序不仅会服务于徒步爱好者,还将把服务对象拓展到广大市民。市民朋友可以在小程序上获得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和服务信息,参加自然北京品牌下的丰富生态文化活动,以及分享美景和美好回忆,随时对园林绿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推荐内容